【農政訊息】七天禁運禁宰效果見效將解禁 未來將強化產業與環境監測等防疫配套

有鑑於2月15日採樣至今,沒有新增H5N6的案例,行政院農委會今(23)日第三度邀集禽流感學者專家召開會議,就截至目前為止的疫情處置情形進行檢視,與會學者專家咸認此波疫情已透過社會動員達到全民防疫的效果。在接著舉行的災害防疫會報中,擔任指揮官的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宣布,H5N6疫情趨緩,顯見各項防疫措施已發揮穩定疫情效果,因此禁運政策到2月24日零時、禁宰至24日中午12時解除,不再延長。這段期間感謝相關業者與全民的配合,後續政府將強化多項產業與防疫的配套措施,期能逐步消滅禽流感。

根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確診案例包括H5N6八場、H5N2廿三場、H5N6與H5N2混合感染一場,及H5N8一場,已連續八天沒有發生H5N6案例。

今日稍早出席專家會議討論的包括:賴秀穗、金傳春、謝世良、何美鄉、施信如及沈瑞鴻(視訊參與)等學者專家,農委會由陳吉仲與黃金城兩位副主委率防檢局、畜牧處與科技處共同參與,經充分熱烈討論,獲致共識,同意支持解除禁宰禁運,也提出多項加強防疫配套措施建議。

學者賴秀穗指出,即使這波H5N6疫情得到控制,也不表示未來完全不會有案例發生,建議未來針對案例防疫措施採動態調整。對此,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回應,即使解除禁運,但也會有配套措施,各項防疫措施繼續執行,五月底前,鴨隻上市前仍應經檢驗呈現陰性才予放行屠宰。防檢局長黃德昌說明,若某縣市有發生H5N6案例,仍會落實案例場周邊一公里內禁止移動並採樣檢測,三公里加強訪視、五公里內鴨場進行採樣送驗。副主委黃金城強調,政府對此波疫情控制採取積極高強度作為,第二例發生時就立即提高處理層級為中央一級開設,對疫情處置具有突破意義。

學者金傳春建議,應對國內高風險區域予以標註,加強與野鳥學會等民間單位合作,提升野鳥偵測的靈敏度;陳吉仲允諾,可以透過科技計畫來進行委託處理。金傳春也呼籲,此次有某縣市境內同時偵測出H5N6與其他亞型禽流感,這個部分的風險控管必須要特別加強,不可掉以輕心。

何美鄉建議家禽以在地屠宰方式阻絕疫情跨縣市傳播,而整個產業界的配送、運輸方式也需要改善,此外,她也呼籲針對五百隻以下小型牧場提出管理改善的具體時間表。

與會學者專家也建議後續在非疫情流行季節,繼續邀請學者專家與產業共同討論,將禽流感病毒趕出台灣,作為真正的目標,而不只是討論要不要實施禁宰等管制措施而已。對此,陳吉仲強調,防疫是動態調整,後續疫情資訊將隨時更新給學者專家,也會主動邀集專家社群、地方防疫機關與產業界代表加強對話。

衛福部疾管署羅一鈞副署長補充,H5N6與H5N2對人體健康威脅完全不同,H5N6屬於中度風險,有禽傳人案例在中國大陸發生且致死率高;而H5N2則全球尚無感染人的案例,屬於低風險。

農委會重申,目前撲殺補償八成額度繼續維持到五月底,相信能有效鼓勵養禽農民主動通報意願。對於這次有多起民眾像防疫機關主動通報死禽丟棄或死鳥案件,農委會表示感謝,希望透過全民動員,使疫情得到穩定控制。此外,為落實開放政府理念,此次防疫期間,三次學者專家會議均透過網路直播,讓討論全程透明,有許多關心疫情的業者與民眾都藉此獲得相關資訊,農委會表示,希望這樣的嘗試,可以讓各界因了解而支持防疫工作的進行,讓產業與生活環境都越來越好。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農政訊息】七天禁宰禁運後續作法 將視未來三天各地疫情狀況動態調整

家禽禁宰禁運措施進入第四天,經檢驗確診感染案例並未明顯上升,今天甚至沒有新增H5N6案例,對此,農委會仍不敢輕忽,今(20)日再度召開禽流感學者專家會議,並與地方防疫機關視訊連線,就防疫工作實務遭遇問題進行意見交換,並針對七天禁運禁宰期滿後,後續採取的防疫措施進行討論。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七天期滿後的後續措施,將依照未來三天各縣市回報的疫情狀況,進行評估並據以採取動態調整,從最樂觀的解除管制到採取更嚴格的規範,都有可能。

今天學者專家會議由陳吉仲與黃金城兩位副主委共同主持,出席的學者專家包括何美鄉、蔡向榮、金傳春、簡茂盛、謝世良、沈瑞鴻等人,農委會防檢局與家畜衛生試驗所、畜牧處也參與討論。副主委陳吉仲表示,今天會議有幾項重要結論,首先,是請各縣市防疫機關落實案例周邊一公里禽場的訪視與採樣送檢,每天回報執行數據給防檢局彙整,並落實轄內禽場家禽臨床訪視,確認場內家禽健康狀況是否良好。鴨場上市屠宰前的禽流感採檢,請各縣市規劃轄內獸醫師人力(以特約獸醫師為主)協助執行。 特約獸醫師執行鴨場上市屠宰採檢之行政委託費用,由農委會支應。

其次,針對疫情資訊的完整與透明,農委會表示會進行整合,並主動提供,以有助於防疫及疫情相關研究,並作為七天後禁宰措施後續調整的參考。至於業者或消費者關心未來禁運禁宰措施是否延續,將依照未來3天的疫情狀況作評估及調整。

今天與會多位學者也針對防疫人才養成、疫情研究等問題提出建議,陳副主委表示,藉由本次禽流感疫情,檢視及強化現有獸醫防疫體系,該會後續也將就防疫制度面如人才培育、教育研究等面向進行調整,並提出完整規劃。

近期農委會也舉辦七場產業界座談,到全省各重要家禽產區,就撲殺補償與防疫事項進行溝通,也聽取家禽產業界對防疫工作的建議與心聲。有養鴨業者在座談會中反應,消費者從新聞聽說鴨對禽流感具有保毒性,擔心禁宰結束後還是不敢吃,銷量因此受到影響。對此,農委會防檢局表示,所謂鴨的保毒性指的是感染後症狀不明顯,不是說鴨肉有毒。其實,所有的鴨隻在屠宰上市前、後都經過專業獸醫師檢查,在未來禁宰結束後,上市前的鴨子也會經過檢驗,取得檢驗證明,才能送屠宰販售,市面上合格屠宰的鴨子,都是品質安全無虞的,消費者只要遵守烹煮熟透的原則,絕對是可以安心享用美味鴨肉的。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農政訊息】家禽禁運禁宰第二天主動通報案例增加,肉品魚類供應充足無虞。

今天是週末,也是全國家禽禁運禁宰執行第二天,禽流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各項防疫工作仍積極進行,農委會表示,自昨天開始,已接獲五場業者主動通報,可見養禽業者已提高警覺,這對防疫工作的推動具有正面意義。針對各界關切市場肉品需求,農委會也積極調配,肉品與魚產品充分供應無虞。

農委會指出,昨(17)日起執行家禽禁運宰措施,降低禽流感病毒傳播風險,配合調整撲殺補償費由原本6成提高至8成,光昨日通報案件已達5場,且皆為主動通報,為今年迄今主動通報案例最多的一次,顯示農委會推動之禁運禁宰及提高補償措施開始發揮成效,早期發現可疑案例,配合後續即時的防疫處置措施,可大幅降低疫情的散播。

農委會說明,目前只要是符合主動通報規定的業者,場內家禽確診感染H5N2、H5N8或H5N6等H5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而撲殺者(含預防性撲殺),撲殺補償費都給予評價金額8成,若是採預防性撲殺但後續確診為陰性者,給予評價額全額補償,確診場先由所在地政府進行場內家禽評價及審查,再由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協助審議,通過後即發予撲殺補償費。農委會強調,但未主動通報且確診感染禽流感者,除撲殺動物不予補償,還要裁罰新臺幣5萬元以上100萬以下罰鍰,請業者勿以身試法,得不償失。

農委會說明,鑑於鴨隻較不易由外觀判斷是否感染禽流感,因此,該會公告自106年2月24日起至5月31日止,鴨隻應經檢驗禽流感陰性,並檢附檢測報告,才可以送往屠宰場屠宰。業者可於鴨隻預定上市屠宰前,向飼養場所地動物防疫機關提出採樣檢驗申請,由防疫機關協助安排採樣送檢事宜。業者將鴨隻送往屠宰場時,應將禽流感檢驗陰性的報告與家禽健康證明書一併交給屠宰場確認。若鴨隻經檢驗禽流感結果呈陽性,經所在地防疫機關確認外觀正常,也沒有異常死亡記錄者,仍給予八成補償。

農委會相關單位也針對國人所需的肉品來源充分調配供應,除便當、雞排等國人常用的白肉雞完全不受影響外,更增加豬肉供給,此外,漁業署也推薦國人多多選用國產魚類如鱸魚、石斑、台灣鯛等優質國產水產品,是很經濟實惠的選擇。

針對外界提醒應注意禁宰禁運期間白肉雞的運輸風險,農委會防檢局表示,一定會嚴加注意管控。農委會呼籲養禽農友保持警覺,發現飼養家禽有異狀應立即通報,此外,若民眾在野外發現異常死鳥,也請通報當地防疫機關前來處理。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