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平斷裂的策略思考:食農教育

分享人:陳玠廷 副研究員

下載 陳玠廷簡報檔

日本政府於 2005 年公佈了 「食育基本法」後,在文部省、農林水產省、全國農協與各地公私部門 的推動下,食育與食農教育一時成為日本各地的全民運動;在臺灣,食 農教育也在許多學界、實務界先進的引介下,應著近年來頻仍爆發的食 安議題,在臺灣形成浪潮。面對這股看似風起雲湧的食農教育熱潮,我 們所關心的,不僅是食農教育該怎麼做?或是如何在猶如盲人摸象的情 境下,拼湊出食農教育的全貌。從根本上來說,臺灣為什麼要推動食農 教育?是一味跟風,抑或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臺灣推動食農教育的目 的為何、欲往何處?

一、食農教育是立基於在地社會脈絡的行動策略

面對農業生產,我們強調「適地適種」;就消費而言,「吃當令、吃在地」 也是耳孰能詳的話語。而我認為討論食農教育,無法去脈絡化,也應建 立在我們所處社會的立地條件下去談。

二、「斷裂」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特質

假使食安議題的頻繁出現,是促使臺灣社會重視食農教育的其中一個原 因,那麼我認為當代社會各式關係的斷裂(人與人、人與自然、城市與 鄉村、文化傳承…等),是導致食安事件出現時人心惶惶的重要因素。

三、食農教育是消弭斷裂的策略

在農業領域中,有幾句看似老派卻雋永、值得玩味的句子,像是 If you eat, you are involved in agriculture(吾人日進三餐,誰云與農業無關)、 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等,面對斷裂持續擴大的時代,如 何重新理解農業的社會價值、連結人與土地的關係,是食農教育應當著 力的重要環節。

四、食農教育是養成現代公民素養的重要工具

食農教育的教育目標並不是培養未來的農業後繼者,而是陶冶現代公民 的飲食素養(food literacy),寄盼透過對生產者、消費者乃至廣大社會大 眾的意識喚醒,完成農業結構調整的任務。

共好食代-食農教育推動交流會

「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但在長期追求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 大眾對於飲食、農業及相關的環境、土地、風土文化的關心與認識,卻 日益低落。近年來,為喚起民眾對農食系統的關注,有系統的教育推動 及政策介入已成為全球性風潮;許多國家及民間組織嘗試透過飲食與農 業教育,來強化民眾對食物的感知及切身感。盱衡各國食農教育的推動, 除強調培養國民健全身心的目的外,也藉此凝聚社群的向心力,進而回 應及解決農村發展停頓及強化本地農業支持等目標。

國內食農教育的推動,相當程度受到 2013 年一連串食安危機所帶 來的衝突與社會反思。國人除了感受到食安問題的嚴重性外,也意識到 個人的健康不僅與食物的選擇息息相關,更與農業環境、飲食消費的選 擇權脫離不了關係。

因此,透過民間組織的積極推動,台灣長期分流的 飲食教育與農事教育得以串連整合;同時,農委會、教育部等公部門及 地方政府也多所著力,研擬並投入相關的對應措施。此外,立法方面也 有所進展,目前已有三部由立法委員所提擬的食農教育法草案版本,待 行政院提送正式的院版草案後,即可繼續推進立法進度。

本分享會歡迎關心及投入食農教育推動的各界參與,除呈現國內蓬 勃多元的推動經驗外,也邀請相關利害關係人與會,共商未來食農教育 的落實與推動願景。

目的

  1. 展現國內推動食農教育的多元樣貌。
  2. 反思當前食農教育推展的現況。
  3. 共商未來食農教育的落實與推動願景。

台灣農食議題與食農教育哲思

分享人:蔡培慧 立法委員

下載蔡培慧委員簡報檔

食物是生命的根源,農業是生 命的基礎,食農教育旨在感念大地供給生命,領受道法自然的智慧,以 建立台灣社會承載關注消費倫理的素養,進而達到城鄉共好、提升糧食 自給率及永續農業發展目標。

食農教育連結農事耕作、飲食文化、傳統手工藝、環境科學等多元領域, 落實於操作層面則包含糧食與農作物的生產及其組成結構、飲食消費與 農耕的連結及其文化底蘊、烹飪技藝與飲食文化,經由農林漁牧生產與 消費的循環建構起生活與食農的連結,無形中也提升現代公民食農素養。

我認為食農教育肩負三項功能:

  1. 讓人們理解糧食與農作物生產過程,包括農耕文化、風土和時節相 關的生態、自然環境與水土資源的維護的重要性。
  2. 食與農的連結來自烹飪、食物保存與加工,這與地方社會文化及餐 飲消費模式息息相關,應搭建國人選擇健全與適當飲食的能力,例 如採買當季與在地農產品、建構全民基礎烹飪能力,進而享受農與 美味連結之生活方式。
  3. 農業生產、食材料理及相關製程產生之廢棄物等,應充分運用農業 再造及永續利用之經濟循環精神,以開創出新農業的價值。

因此,我在 2017 年提出的《食農教育法》草案強調五大重點:

  1.  食農是健康的食物、健全的身心,旨在道法自然智慧、感念大地供給生命,以建構豐富的文化、活力社會。
  2.  食物、農業及環境安全環環相扣,生產者與消費者應各司其職, 鼓勵適地適種、地產地消,共同為守護食物安全保障而努力。
  3.  食農教育的實踐強調「動手做」的體驗學習,包含參與農作生產 過程、加工與烹飪,體驗傳統農家永續運用自然資源的生活模式。
  4.  跨越年齡與族群的食農教育,具體展現在校園營養午餐、樂齡醫 學的統整、營養知識及食物選擇上。
  5.  食農教育不只是生產者或消費者的責任,應連結農夫、各級學校、 地方團體、企業社會責任、餐廳及農會等多元面相。

台灣的食農議題與教育哲思

分享人:蔡培慧 立法委員

「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但在長期追求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 大眾對於飲食、農業及相關的環境、土地、風土文化的關心與認識,卻 日益低落。近年來,為喚起民眾對農食系統的關注,有系統的教育推動 及政策介入已成為全球性風潮;許多國家及民間組織嘗試透過飲食與農 業教育,來強化民眾對食物的感知及切身感。盱衡各國食農教育的推動, 除強調培養國民健全身心的目的外,也藉此凝聚社群的向心力,進而回 應及解決農村發展停頓及強化本地農業支持等目標。
國內食農教育的推動,相當程度受到 2013 年一連串食安危機所帶 來的衝突與社會反思。國人除了感受到食安問題的嚴重性外,也意識到 個人的健康不僅與食物的選擇息息相關,更與農業環境、飲食消費的選 擇權脫離不了關係。因此,透過民間組織的積極推動,台灣長期分流的 飲食教育與農事教育得以串連整合;同時,農委會、教育部等公部門及 地方政府也多所著力,研擬並投入相關的對應措施。此外,立法方面也 有所進展,目前已有三部由立法委員所提擬的食農教育法草案版本,待 行政院提送正式的院版草案後,即可繼續推進立法進度。
本分享會歡迎關心及投入食農教育推動的各界參與,除呈現國內蓬 勃多元的推動經驗外,也邀請相關利害關係人與會,共商未來食農教育 的落實與推動願景。

目的

  1. 展現國內推動食農教育的多元樣貌。
  2.  反思當前食農教育推展的現況。
  3. 共商未來食農教育的落實與推動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