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食農教育

分享人:番紅花

下載番紅花家庭食育簡報檔

個人簡介

番紅花,台北人,曾獲全國學生 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是家庭料 理研究者,也是重症書蟲,不是在書桌旁,就是在往菜市場的路上。著 有「廚房小情歌」、「教室外的視野」等書,並於博客來 Okapi、國語日 報、農傳媒、蘋果日報等地書寫專欄。

今年開始規劃、執行中小學生「菜市場的文學課」,與水牛書店聯手推動 台灣日常飲食文化到孩子的面前,以多面向的活潑方式,讓孩子感受到 飲食之美、生之樂。

讓孩子從一餐一飯開始,學習一生受用無窮的能力

雖說學校固然得擔負起飲食教育的責任,但「家庭」才是影響孩子一生 飲食習慣的最重要場域,這與父母的學經歷和財力無關,而在於父母是 否下定決心從孩子零歲到十八歲的養育時間裡,落實孩子飲食智識的培 育。

當然,台灣傳統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受動盪時代各民族融合的影響,以 及四季分明、地形複雜所帶來的作物豐饒,這些因素造成各地方飲食文 化的精彩,父母要如何進行自家的食農教育呢?

我想,從孩子不可一日不食的「米飯」著手,是最適切的基礎工程。

為了讓孩子認識這日常最容易被忽略的主食食材,我們可以有系統性的 帶孩子到傳統雜糧行或超市米區,引導孩子親自觀察貨架上有哪些米? 它們在外觀上有哪些差異?孩子經過「學理」上對米的認識,接下來就可 進階到「行動」上的米課程。當孩子有能力煮出一鍋晶瑩、香噴噴的飯, 專屬於他的廚房故事就這麼超展開了。

在廚房裡沒有什麼是難得倒孩子的,只要我們願意給孩子機會和時間。 我真心希望我們的孩子,除了從才藝課習得才華,除了從 3C 網路獲得娛 樂和快樂,也能在大人的重視和引導下,了解食材的特性和特色,知曉 農村和產地的運作,對四季有感,對飲食有感動,一日三餐,一日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