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的全部文章

自己的菌種自己養,自己的土地自己救

土地是人類最重要的資材。農業是人類的經濟行為,也是現今七十億人口賴以維生的重要產業;科技讓我們了解土壤的現況,因此,如何利用生物資材讓台灣日漸貧瘠的農地,透過原本源自於土壤的微生物正常並適量的釋放回農地,進行多樣性回復,並以低農藥、低肥料施作的精緻農業使土地達到最好的循環及平衡狀態,以達到提高農作物的健康及營養為目的,藉此提升農業的產值,是改善農村經濟的首要任務。

土壤微生物與作物的關係

人類賴以維生的重要產業及依靠是農業,農作物能正常生長除了必要的陽光、空氣、水之外,土壤中的微生物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尤以植物根系周圍的土壤,更為重要。這些根際微生物與植物間的交互作用可以增進植物生長的速率與健康,同時植物也將光合作用產生之能量與碳化合物釋放到根際,當作這些微生物的營養來源,形成一種環境與作物間互利共生的群聚結構。

土壤微生物簡介

一般來說,土壤微生物可分為細菌及真菌,通常為有益菌的群聚,能促進植物生長;其中,被廣為應用在農業中的有枯草桿菌 (Bacillus spp.)、放線菌 (Streptomyces spp.)及光合菌。

枯草桿菌

枯草桿菌屬中最具代表性的種類是 Bacillus subtilis,因其由乾枯的稻草分離出來而得名;主要施用在葉面噴灑和土壤施用,可以減少病源菌從葉部氣孔侵入植物體內,可預防土壤中病源菌的感染;也能促進植物根部的生長發育。

放線菌 

放線菌具有菌絲狀的結構,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將植物落葉或動物屍體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以供其他生物利用,具有固氮作用及改良土壤 pH 值的功效。

光合菌

光合菌依其體內所含色素 (bacteriophyll) 及光合作用的形式共可分為四大類群:紫硫菌 (purple sulfur bacteria, 如 Thiorhodaceae)、綠硫菌 (green sulfur bacteria,如 Chlorobiaceae)、紫色不含硫菌 (Purple non-sulfur bacteria,如 Rhodospirillaceae) 及綠色不含硫菌 (Green non-sulfur bacteria,即 Chloroflexi)。其中,在農業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紫色不含硫菌,應用在稻米上可以增加穀物的收成、促進蕃茄的生長與其果實的收成、改善洋菇 (Agaricus bisporus)的產量及蛋白質含量。

其他效益

土壤中的微生物除了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增加土壤肥力(氮、磷含量),改良土壤本質外,亦能當作有效菌種,用於處理食品及工業廢水,如: 處理含硫化氫或含氮廢物之工業廢水及將酒廠廢水轉換為氫氣等廢水處理工程,幫助降低工業排放廢水中的生化需氧量 (BOD) 與化學需氧量 (COD)。

下載 自己的菌種自己養,自己的土地自己救 全文

台日食農六級產業化見學參訪暨宮崎縣食品開發中心經驗交流計畫

為促進食與農的交流與互惠,本年度補助台灣農文化與實踐協作社(附件一)執行「農村體驗旅行推動及專管中心建置計畫」,期許將農業種植到生產過程中的多元與多功能價值融入交流體驗活動中,本會為配合此計畫之推展將透過學習日本各地之經驗以豐富並加強台灣本地工作之推動。本交流計畫即因緣於此,預計至日本宮崎縣與當地的產業振興機構進行交流見學。

位於日本九州的宮崎縣,其六級產業化單位-產業振興機構,透過農產初級加工投入與發展,不僅將傳統手藝保留、延續,更揉合了農村文化,進一步帶動青年進鄉、投入耕作與加工,振興鄉村經濟,讓農業的多功能價值體現於加工的過程。有鑑於此,本會擬安排台灣農文化與實踐協作社進行「台日食農六級產業化見學參訪暨宮崎縣食品開發中心經驗交流」以進一步理解日本六級產業化操作模式,並透過見學參訪與經驗交流的機會,將相關概念進一步融入「農村體驗旅行推動及專管中心建置計畫」。

六級產業化中的農產加工是農業生產中重要的一環,乘載生活文化也背負供需的調節,台灣推動農產加工多以食品大廠管理思維訂定,現行加工技術與食品衛生安全與建築相關法規的種種限制,其規定的設備對小農加工來說往往不符需求,或者設備過於昂貴無法負擔,長期以來限制了眾多的地方型小型農產加工場發展,也使得近年來興起強調天然無添加的友善農產手作加工坊更無所適從。在地小農為了因應生產過剩的生鮮蔬果,或者延續其保存可食用期限進行二度加工,不僅是提升農業的附加價值、增加農業收入,更重要的是延續農村文化、傳統手藝與生活智慧、甚至是將不同在地食材進行創意的結合。

日本政府在2010年訂定「六級產業化」專法,期待整合生產、加工與販售的經營模式能夠創造新的附加價值。位於九州的宮崎縣,透過由政府支持設立的食品開發中心與食品安全分析中心協助農戶進行農產加工的試驗開發,以及針對食品與農產品的農藥進行快速的殘留檢測。於此同時,縣內積極的推展在地化農產加工,多元化的六級產業化發展方式與地方相互結合,如百年味噌工廠的改造傳承、推動有機村與直賣所、傳統酒造的創新嘗試、限界集落(極限聚落)的復興發展、有機轉作的茶園…等。

農、漁村多年的持續生產維持了台灣糧食的穩定供給,更聯繫著整體社會發展的社會安全網,台灣有今日的經濟發展,農村與農業的支持功不可沒。而農村的多功能價值在今日更在農產品供給、文化傳承、水土涵養、國土保安、生態環境保育、景觀維護及社會安定…等不同面向多元的展現。

隨著台灣產業結構轉型,人口老化、青壯年人口外移的現象讓農業從事者逐年減少,也讓農地廢耕情況日益嚴重,加上農政單位缺乏中下游制度化調控產量,產銷失衡的現象幾乎年年發生,農產價格波動劇烈,而貿易自由化更讓農產產值被低估,為了因應全球化之浪潮,推動農產加工「六級產業化」為當今重要的目標,期許以之建立食農互惠的社會基礎。

下載……台日食農六級產業化見學參訪暨宮崎縣食品開發中心經驗交流計畫

2017彎腰生活節活動計畫

緣起:關於彎腰生活節

彎腰生活節起源於一群關心台灣農業的農友與台大學生,從2009年開始,每年10月的第3個週末,連續2天的農夫市集、前後2週的主題論壇,以及週六晚間的土地音樂會,共同組成熱鬧、愉快且教育意義十足的食農盛會。

2011年9月起,彎腰生活節更進一步擴大營運為彎腰農夫市集,每個月的第3個星期日均常態開市。然而,作為彎腰農夫市集起源的彎腰生活節,每年仍持續舉辦,並積極關注時下台灣社會的食物、農業與消費議題。

以2013年為例,回應台灣當時的社會情境,化製澱粉等各類食物安全議題層出不窮,當年度生活節的主題便定位「尋回掌握食物的權利」。雖然台灣的消費環境看似多元選項豐富,但追根究底,我們對自己吃下肚的食物,掌握度究竟有多少,恐怕是發展快速講求效率的台灣,很少反身思考的問題。因此,2013年的論壇,我們特別邀請了幾位與消費生活有關的講者,分享他們的專長與經驗,盼提供消費者一些方向,重新思考食物的來源與消費責者的角色。

爾後,2014年主題以「小農生產的多種面向、友善的支持系統」為兩個主要軸線,2015年主題為「與農發生關係的N種方法」,2016年主題為「食物溯源之旅」,延伸的三大主題為飲食與地方經濟、小農加工與組織、社會網路與綠色消費。每一年的生活節都以能回應當年度的食物、農業與環境的社會狀態及需求,來設定主題,引導消費者透過各種方式,參與及深化對農的意識與實踐。

走過8個年頭,如今的彎腰生活節,期許自己能夠更深化所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產銷連結、親子同樂、創造健康飲食生活的場域,更要與時俱進,發揚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的食農文化。透過農夫市集、食農講座與土地音樂會的具體實踐,拓展友善土地與本土認同的消費者意識。

計畫目標

  1. 藉由舉辦彎腰生活節,擴大農夫市集的能見度,拓展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連結的管道,深化友善土地、本土認同的消費者意識。
  2. 舉辦當年度重要食農議題講座,拓展一般民眾對於農業、食物、土地及環境議題的認識與討論,加強對公共事務及國家政策的參與和行動。
  3. 發揮市集「食農與環境教育」的經驗與專長,為打造都市中的綠色消費與環境教育平台努力,擴展國人對於食物安全、糧食主權與環境保育的重視。
下載……2017彎腰生活節活動計畫

促進食與農交流 農村體驗旅行推動及專管中心建置計畫

計畫緣起

本計畫以都市與農村間互補共生、促進食與農交流、重建消費與生產之直接連結為原則,希望在豐富多元的農村進行具有自然、人文與人際交流特色的體驗教育活動。藉由交流過程中的體驗活動,促進社會大眾瞭解「農」的過程中所呈現的多元與多功能價值,並振興農鄉主體性。

今年(2017 年)適逢聯合國訂定之永續旅遊年(sustainable tourism),旨在促進不同文化間的相互理解與對話。本計畫亦期望據此目標發展城鄉與食農間的交流與對話,以尊重地方與農民為主體、活用地方人力資源、重視環境健全等作為旅遊活動設計原則,並在未來將此一以在地農民為主體之永續農業體驗旅遊模式推廣到台灣其他地區。

計畫目的與執行單位

本計畫之目的如下:

  1. 盤整在地體驗旅遊之資源。
  2. 培力地方農民設計、規劃與組織營運。
  3. 建立作業程序原則,以利後續推廣。
  4. 連結生產與消費關係,建構城鄉交流與對話管道。

本計畫之執行單位包括提案單位「台灣農文化與實踐協作社」及兩個地方農民團隊雲林水林的「水賊林友善土地組合」及台南東山的「五酷山農團」。

計畫執行期間自106 年4 月至107 年2 月,共11 個月。

計畫內容

在前述目的下,本計畫工作內容含五個部份:

  1. 建置專管中心:由專管中心進行培力地方具備活動設計與營運能力,並提供地方活動資訊整合之服務。
  2. 培訓工作坊:結合專業者協力提供專業諮詢及指導,協助地方組織進行資源盤點與整合、軟硬體環境整備、發展體驗旅遊行程。
  3. 推出與試行旅遊方案:於培訓工作坊後推出旅遊方案並試行與修改。
  4. 出版:透過編撰地方介紹專書、開發與設計紀念品,作為促進交流活絡的媒介。
  5. 網路平台:架設網路平台,作為資訊流通及交流互動之管道。

以下進行分項說明。

⼀、建置⾏政統籌專管中⼼

本計畫秉持讓地方與農民展現主體性之原則,採取「協同式發展」之策略以培力地方與農民具備後續自主營運旅遊活動之能力。為此,將建置專管中心。

專管中心的人力配置包含專職行政統籌一名及顧問團隊。其工作任務包含:

  1. 掌控計畫進度:包含專管中心本身各工作項目與地方團隊(東山及水林)之進度管控。
  2. 現地訪視:定期至現地訪視,了解地方需求、踏查旅遊活動潛力點、紀錄具發展潛力之地方資源、採集地方介紹專書之內容。
  3. 辦理培訓工作坊:與地方農民共同發展旅遊活動,詳見以下第二項工作內容說明。
  4. 出版與網路平台架設:編撰與出版相關刊物與架設做為資訊露出之網路平台。詳見以下第四項與第五項工作內容說明。
下載……促進食與農交流_農村體驗旅行推動及專管中心建置計畫

禽疫當前,何種飼養較抗病?先搞懂這些再說!

為了降低禽流感病毒傳播的風險,阻絕野鳥與家禽接觸成為最高的防疫原則之一,因此各種家禽的禽舍從嚴到寬須符合「密閉式」、「非開放式」、「半開放式」等不同標準。不過這些名詞究竟有何差別?農傳媒透過圖解、並綜合台灣大學獸醫學系教授周崇熙的解說,帶您一次搞懂。

資料來源:農傳媒(同意轉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