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迅速變動的消費市場,加上極端氣候的挑戰,除了在蔬果育種、栽培管理等環節下功夫外,近年許多臺灣的農業團體也持續精進農產加工技術,不斷開發出新產品。為讓更多的消費者,理解國產加工的發展與未來趨勢,農村發展基金會與農糧署合作舉辦「#國產加工食農分享會」,提高國產加工品的市場能見度。
農村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蔡復進提到,由於現代人生活忙碌,外食機會大增,民眾對於餐桌上的食物來源越來越陌生,日常飲食與農業生產的連結日漸斷裂。久而久之,連帶導致消費者對農產加工品產生許多誤解。而2022年《 食農教育法》正式三讀通過,鼓勵社會的每個人關心生活的一日三餐,期盼趁著這個機會,帶領消費者認識更加認識農產加工文化底蘊、轉型創新。
農科院農政中心副主任陳玠廷補充,在臺灣近百年的歷史進程中,臺灣的農產加工總是扮演舉足輕重的關鍵推力,鳳梨、蘆筍、洋菇外銷「三罐王」的年代,農產加工品替臺灣賺取了大量外匯,讓臺灣經濟得以轉型;時至今日,農產加工也不再只是協助農產去化的功能,不同產業也開始跨域合作,創造更多可能性的加工生態系,純樸的加工品再次華麗變身,市面上有出現許多意料不到的零食、機能性產品。
農科院農政中心研究員蘇梅英則分析農產加工的常被忽略的知識,與未來發展趨勢。她提到時下許多日、韓的農產加工品深受臺灣年輕人青睞,那臺灣的農產加工可以怎麼突破?除了產品包裝、行銷外,還得因應社會脈動調整產品型態,才不容易被社會淘汰。蘇梅英舉例,主攻上班族市場的利樂包豆漿是食品大廠過往營收的重點品項,但在疫情期間,廠商觀察到小包裝豆漿出現滯銷,大罐家庭號豆漿異軍突起,營收翻了好幾倍,因此她也提醒加工職人需時時刻刻關注社會趨勢,扎穩馬步,才能面對迎面而來的各式挑戰。
蘇梅英也強調農產加工涉及多門學問,她看到不少小農開始涉足加工,但自身卻沒有正確食農知識,常常道聽塗說、以訛傳訛,期許未來食農教育也應該從生產者做起,才能對整體農產加工行業產生正面影響。
此次分享會也邀請桃園市農會、大甲區農會攜帶自家產品,與消費者分享產品特性,與產品研發的故事。 大甲區農會 總幹事黃瑞祥分享道,大甲是臺灣 #芋頭 第三大的產地,為了增進的芋頭的附加價值,他們從芋頭脆片開始嘗試,至今已有沖泡米粉、芋頭丸、甜甜圈等多樣產品,其中更在截切芋頭的業務上做到登峰造極,至今的合作對象包含晶華酒店、迷客夏、COCO等手搖飲店,帶領大甲芋頭走向全世界。
桃園市農會 推廣部主任林羅生則自嘲,自己原本是加工門外漢,今日卻得日日與農產加工為伍。桃園市農會深耕有機 #截切蔬菜 數年,供應臺北、新北與桃園三直轄市的學生團膳。看準市場對健康食品的需求,自2021年開始跨足更深度的加工領域,並善用蔬菜截切的基礎,成功開發出 野菜青汁、即食白粥 與 薑紅茶茶包,期許自家產品可以讓消費者「不費粥章」就能擁有「即薑更好」的「蔬釋人生」。
農村發展基金會將持續探訪各地的優秀農業團體,將第一線的作物加工特色、故事帶給消費者,後續也會舉辦更多場次的「國產加工食農分享會」,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農村發展基金會的粉絲專頁,會收到最即時的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