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在街角遇見食農 文/董時叡(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發起人)
迎接一個從吃開始的農藝復興時代 文/賴青松(穀東俱樂部農伕)
等待真食新世代 文/劉昭儀(我愛你學田市集創辦人)
出版序
關於地方食物、風土歷史的學問 文/謝志誠(農村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導讀
扎根地方,學習與自然共存 文/胡忠一(農委會主任秘書)
Part1 理念篇
全球化下的國家戰略與生活提案
從傳統飲食與農業文化汲取養份
Part2 他山之食
日本:課堂中頻繁登場的營養午餐
美國:從農場到校園,食物沙漠遍地開花
英國:開枝散葉,多元落實從種子到餐桌
義大利:飲食是自己的責任,全民一起來
泰國:在地食物系統與食農教育觀光化
Part3 在地實踐 {校園小革命}
苗栗埔和國小:翻轉偏鄉的全生活教育
台南官田國小:就地取材,與日常生活相連結
高雄龍肚國小:從「種回我庄」開始
宜蘭羅東高商:專業技能與人文跨域的結合
大學生:從食開始,認識農的價值
{民間大步走}
七喜廚房:剩食變盛食,讓溫暖在餐飯間流動
豐藝蔬活合作社:員工餐廳吃有機,挑魚買菜帶回家
觀樹裡山塾:從環境教育切入,對象全方位
{生活行動派}
農業雜誌,不背離土地的筆耕
農夫市集:產地到餐桌,活潑潑的食農大課堂
在廚房裡,沒有什麼是難得倒孩子的
【出版序】食農教育:關於地方食物、風土歷史的學問
文/謝志誠(農村發展基金會 董事長)
食物是人類生活的根本,品嚐美食是人的天性,有些人喜歡在假日四處上館子,品嚐各系菜色與異國料理,甚至能說出一口好菜。但細數餐桌上的每道料理,我們真能說得出這些食材究竟從何而來嗎?
台灣有一句俗諺「呷米不知米價」字面上意思是說年輕人好命,不知道物力維艱,其實反應的是對飲食來源掌握能力的不足;更有甚者,對於當令的時蔬、作物生長的特性及環境全然陌生,才有所謂「鳳梨長在樹上」的笑話流傳。此種對於農食的疏離及陌生,突顯了當代飲食及農業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正是台灣農業轉型,及大眾食安與環境意識蓬勃之際,農村發展基金會奠基於長期關心國內外農村發展及提倡農業多功能價值的基礎上,邀請了上下游新聞市集、遠足文化共同企劃、出版本書《共好食代,全方位食農教育行動》,希望能為農村活化、綠色產銷,以及食安健康的貢獻心力。
我個人從小在台南學甲臨海的村落出生長大,對農村經驗並不陌生,小時候甚至常得幫忙父母提糞肥來澆灌農作;學校畢業後任職台大農機系,一直以來都沒有離開過農業領域。然而,個人對於「農」最有感受的時刻,卻是近年來在台北臨海的農場實際種植作物後,從幼苗、定植、澆灌到收成,乃至於面對自然天候的考驗而沒有收成的時刻,我更深刻地感受到食物從土地到餐桌的過程實非容易,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成果;也對於現代人對於食物的陌生,有更深刻的體驗。曾經有朋友在冬末問我「地瓜何時收穫?」,不知台灣即使整年都有地瓜可吃,但北海岸是夏天收成,而雲林地瓜產期才是冬末初春的季節。
或許有人會說,食農教育是引介國外的經驗,在國內會不會如許多外來政策的移植一樣曇花一現呢?讓我回想起九二一重建的經驗。當時,台灣中部地區受創嚴重,地方產業也隨之蕭條。當時,我與九二一基金會的同仁陪著魚池的廖學輝鄉長及鄉親們一起思索,如何擦亮日月潭紅茶的招牌,重振地方活力與經濟。後來,我們的作法是每個週末在聯外交通要道旁的空地搭起了帳棚,設立紅茶奉茶站,邀請路過的遊客一同品茶,站所內還陳列著當地生產的蝴蝶蘭、香菇、柑橘與生鮮蔬果,讓生產者與消費者有機會面對面。如今想起來,當時的奉茶站似乎也就是時下最夯的農產直販所。
所以,食農教育也並非是個橫移自國外的新概念,仔細耙梳台灣在地的歷史脈絡也能找出相應的食農關懷—不外乎從安心、在地的食物網絡出發,討論農村、農民之於社會功能穩定的重要性,甚至進一步去討論農村發展的願景與活化的策略。
將時間從近20年前的九二一重建,拉回到目前國內食農教育的發展。不僅民間自主推動,政府部門也積極投入,特別是農委會、農糧署及農業生產縣市,即便是食物系統極端倚賴農鄉支援的台北市,也積極投入田園城市及食農教育的推廣。立法部門更有將食農教育入法的行動,可見食農教育的重要性與推廣,已成為社會共識。
本書試圖勾勒出食農教育縱向、橫向連結的重要性。除了有心人士及組織的投入外,更需搭配各環節的努力;同時在推動內涵上,需以在地農業、農藝智慧為基礎,培養均衡的日常飲食方式並了解背後隱含的文化脈絡,進一步理解個人與農業、食物、土地及環境的深刻關係,才不致失卻了食農教育的根本價值。
我們誠摯地邀請讀者開展此書,看見國際間關注食農教育的趨勢與政策的落實,並從國內經驗中體會到食農教育就是生活素養的型塑。從家庭、學校、企業到民間組織,讓我們透過集體的行動,挽袖為共好未來一起努力。
共好食代:全方位食農教育行動